[国家能源局副局长 李仰哲]二是可再生能源十三五规划体现了问题导向。
所以我们对光伏行业还是非常有信心的。软硬件加起来,我们就有信心去打造一个全球最先进的制造工厂。
而在过去,单晶组件和多晶组件的功率差距有20瓦左右。但就是在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县城,晋能清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却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声名鹊起、享誉全国。并于当年实现利润约4500万元,全面实现了当年开工、当年建成、当年投产、当年见效的目标,创造了国内光伏行业的一个奇迹。作为拥有28项专利的博士,杨立友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,带领团队,在产品的研发上狠下功夫。全球的能源结构调整正在进行当中,有很多外部有利的因素在推动全球能源格局的变化。
在确定了技术领跑、设备领跑的大方向后,晋能科技秉承量产一代、中试一代、研发一代的技术方针,针对效率、衰减、输出、质量这些困扰光伏行业的几大痛点,布局高效多晶、PERC单晶和超高效异质结三大尖端技术,实现了高效技术的滚动发展。谋而后动 集中技术优势赢得客户认可回忆当年,杨立友认为晋能科技能够实现当年创收的奇迹,一方面离不开晋能集团和文水县政府的大力支持,一方面得益于项目在策划和执行上的严谨性,我们的计划做得比较好,当项目一落地以后,我们的认证体系、产能各方面都能够接得上,所以工厂还没建完就有很多老客户来看。光伏发展应向供给侧转变中国电力报:《规划》提出,十三五期间将继续实施光伏领跑者计划,您认为该计划对光伏产业未来发展将起到什么样的作用?王世江:首要的就是降低光伏电站前期投资成本。
前几年企业一直在扩大规模,而现在市场规模基本保持稳定,可能还会下滑,企业就不能继续扩大规模,这就需要企业提高技术水平,提升组件转换效率,降低生产成本,为此,企业应该要从过去追求规模速度向现在追求质量效益转变。十二五期间地面光伏电站规模已经比较大了。您认为上述目标可以实现吗?王世江:我觉得实现这个目标问题不大,但要实现这个目标还需取决于很多因素,关键在于规模和经济效应,只有当市场规模足够大的时候,才会产生经济效应,只有这样光伏组件的生产成本才会得到比较大的下降。其次,就是电力外送减少后,原有电源还在,新增电源必须要有新的用电量,然而用电量增速没那么快,再加上西北地区电力负荷小,煤炭资源相对丰富,一旦扩大新能源电量,火电必然会减少。
另外,该计划还具有一定的技术带动示范作用,将会激励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步伐,助推光伏平价上网。目前民企能投的比较少。
目前光热发电之所以发展得比较慢,主要还是因为投资成本比较大,发电成本比较高。在这个中标项目中,很多企业报价在0.52元左右,按这个电价来算,一年下降了40%~50%,因此,在四年时间里,再下降40%~50%应该也不成问题,当然能否实现该目标,还是取决于市场情况,只有保持一定的市场规模,企业才有盈利空间,成本才能降下来。关注的人多,实际做的则较少。但从目前来看,农村屋顶光伏可能还不会很快发展起来,因为农村家庭用电量低,电力价格高,加上分布式鼓励自发自用,在现今模式下居民安装分布式光伏是不合算的。
中国电力报:您认为十三五期间光伏产业会有哪些发展趋势?王世江:国内光伏市场不会像前几年那样保持那么快的发展速度,但能保持稳定的发展规模。中国电力报:《规划》提出,十三五期间将优化电站布局并创新建设方式,加快解决弃光限电的问题,您认为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来破解弃光难题?王世江:弃光问题产生的首要原因就是目前经济增速放缓,用电需求量降低各地级市初审后,12月27日前上报省能源局。二、可能会增补的省份安徽省10月27日,安徽省能源局发布了《我省先建先得光伏电站建设形势分析报告》,安徽省有28万kW已经并网项目,125万kW在建项目,累计153万kW还未获得指标!河南省11月3日,河南省《2016年三季度河南省光伏电站建设情况》,河南省有11.3万kW已经并网的项目、336万kW的在建项目拿不到2016年的指标。
2016年12月24日,山东省发改委发布《关于下发2016年光伏发电项目竞争性配置有关工作方案的通知》:计划采用综合性竞争模式,电价占30分;原则上单个项目不超过30MWp。2)单个省份的规模指标估计不会超过100万kW。
各地级市初审后,12月28日前上报省能源局。2016年12月22日,国家能源局发布了《调整2016年光伏发电建设规模有关问题的通知》,要求有需求的省份在12月31日前上报增补指标;一、已经开始着手增补的省份2016年12月23日,河北省发布《关于申报2016年第三批普通光伏电站并网计划的紧急通知》:计划增补100万kW项目,采用单一电价竞争模式各地级市初审后,12月26日中午前上报省能源局。
因此,2017年的规模指标可能会在8.5GW以内。因此,河南有347万kW在建、建成项目排队等规模指标!三、哪些省份2017年会有普通地面光伏电站1、预计不会限指标的省份(5个)北京市、上海市、西藏、重庆市、天津市想了一下,还是没把海南省放进来2、预计指标提前使用的省份(3个确定+2个预测)河北省、山东省、江西省、安徽省、河南省3、预计因限电达不到国家保障小时数而无指标的省份(3个)甘肃省、新疆、宁夏4、预计可获得2017年指标的省份(18个)根据十三五太阳能发展规划目标、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情况,一般情况下,1)各省的2017年规模指标不会超过2016年的数值。2016年12月25日,江西省发改委发布《关于开展2016年光伏发电项目竞争性配置工作的通知》:计划采用综合评标法,电价占33分;原则上仅限位于光伏预警指标为绿色的县的项目,单个项目不超过40MWp1 两个权威官方渠道2015年的统计数据根据国家能源局2016年2月5日发布的《2015年光伏发电相关统计数据》:截至2015年底,我国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4318万kW。而今天,河北省也下发了第三批项目征集的通知,计划增补1GW。因为中电联是并网口径,且一般统计规模以上(6MW)的项目,而能源局统计的是所有规模的项目,所以4318万kW和4158万kW的差异是可以理解的。
从上述数据大致可以判断:1)由于中电联统计的是6MW以上的并网项目数据,而国家能源局统计的是各种规模的项目。4158+2254=6412(2015年底)(2016前三季度新增)7075-6412=663万kW而我国前3季度并没有大规模的光热项目并网。
国家能源局是光伏项目的主管单位;因此,国家能源局的规模统计数据是权威的。光伏项目基本都是是并网的电力项目;因此,中电联也是另外一个权威的统计数据。
根据中电联发布的《2015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快报一览表》:截止2015年底,我国太阳能发电累计并网4158万kW。仅有1个星期的时间,期待河南、安徽、山东、江西的增补通知陆续出台~。
但根据一些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,应该至少有6GW以上的光伏电站建成却无指标,属于黑户。因此,大约有6.6GW的项目,并网了却没有指标。2016年12月22日,国家能源局下发了指标光伏增补的文件,那有多少项目在等指标?我们可以从一些官方渠道的数据进行推测。2015年新增装机容量1513万kW,包含光伏电站1374万kW,分布式139万kW。
2 中电联2016年的统计数据根据中电联发布《2016年前三季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》:(2016年前3季度)太阳能发电装机新投产2254万kW,截至9月底全国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7075万kW(其中绝大部分为光伏发电)。其中,光伏电站3712万kW,分布式606万kW,年发电量392亿kWh。
因此,国家能源局的规模统计数据>中电联规模统计数据2)2015年底,国家能源局和中电联的光伏统计规模数据基本相同。那2015年12月底~2016年1~9月份之间,到底发生了什么,凭空多了663万kW(6.63GW)的并网太阳能发电项目?一个比较靠谱的猜想就是:1~9月并网了2917万kW(7075-4158),但只有2254kW有指标。
上述几个省份应该都满足限电率小于5%的要求。前三季度,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并网太阳能发电量460亿kWh。
根据初步估计:河南、安徽、山东、江西等省在建或建成电站指标缺口总计近4GW,河北的备案与指标的缺口在2GW。以上仅是个人的一些猜想。其中,2015年新增1672万kW上述几个省份应该都满足限电率小于5%的要求。
仅有1个星期的时间,期待河南、安徽、山东、江西的增补通知陆续出台~。根据中电联发布的《2015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快报一览表》:截止2015年底,我国太阳能发电累计并网4158万kW。
其中,2015年新增1672万kW。根据初步估计:河南、安徽、山东、江西等省在建或建成电站指标缺口总计近4GW,河北的备案与指标的缺口在2GW。
因此,大约有6.6GW的项目,并网了却没有指标。国家能源局是光伏项目的主管单位;因此,国家能源局的规模统计数据是权威的。